经济观察网讯 据商务部网站9月30日消息,9月27日,商务部党组书记、部长王文涛主持召开党组会议,传达学习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,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。在京党组同志及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。
新股表现同样火爆。今天有一只新股上市,为长联科技,上午盘中该股大幅上涨,涨幅一度超过950%,由于涨幅超过临停阈值,该股盘中两次临停。
受疫情的影响,今年的医疗板块相比往年受到了更多的关注,许多企业的估值也正处于历史高位。而从今年8月以来,医疗板块整体出现了回调,近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的《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》,更是医疗器械板块上市公司成了市场下跌主力。这不禁让一些投资者想起了药品“4+7”带量采购后,医药行业板块2018年下半年单边下跌的行情。这轮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对医疗器械公司的冲击有多大?
医药器械行业的整体估值会不会被压缩?行业的投资逻辑是否会发生变化?
对医疗器械行业影响不大
医疗器械的集中采购与药品集中采购一样,都是通过市场上多个企业报价,在满足集采量的基础上,同类产品价低者得,目的都是为了压缩产品流通中的费用,达到医保控费、推进医疗改革。
根据公开信息,本次集采拟中选中位价格约700元最低价低于500元,平均降幅超90%。而最引人注目的是,按照“最低价中标”的竞价方式,最终山东吉威Excrossal心跃支架以报价低至469元第一名中标,与最新挂网价格13300元相比,降价超过96%。
有业内人士根据以往数据来分析,降价后预计利润率水平在 10~20%,按照均价 700元的中标价测算,估计单个支架的利润空间压缩至 60~120 元。而此前单个支架预计利润在 640~1440元,降价后对金属支架利润率的影响不可谓不大。
森瑞投资董事长林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集采医疗器械对行业的影响,要看具体的品种和类别,行业范围比较广并不是所有的器械企业都会受到影响。具体来说,有业内人士分析,因为我国仿制药市场份额占到60%以上,因此过去对药品集采范围非常大,涉及到行业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,进而对整个行业产生了短暂的剧痛。但高耗值的医疗器械渗透率不是很高,所以对行业的影响不会很大。
而本次之所以把冠状动脉支架纳入集采范围,是因为其市场规模大、渗透率高、市场竞争较为充分。2009-2019年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快速发展,每年的病例数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,年增长速度10%-20%,近5年国内心脏支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,预计2022年将超过250亿元;而且当前国产企业占据冠脉支架约80%的市场,其他进口支架约占20%;同时,国内冠脉介入手术已下沉至四线及以下城市二级医院,市场渗透率也非常高。
而此次中标的公司,无疑在该产品销售的盈利上会降低,但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市场占有率,减少了销售费用。但是,如果仅仅依赖这些产品的企业未来的日子可能就会比较难过了。
集采推动行业创新
今年以来,生物医药企业整体表现不俗。从目前已披露三季度业绩的企业来看,增长的企业中不少是医疗器械企业。例如康泰医学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.11亿元,同比增长350.59%;实现归母净利润5.15亿元,同比暴增1208.92%。康泰医学表示,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,因疫情防控和治疗需要,公司红外体温计、血氧类等产品的需求量激增。
东兴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胡博新分析,今年以来医药板块估值提高有疫情的影响,实际上疫情对部分公司业绩影响远超过估值的提高,部分诊断试剂和防护用品企业,2020年年底上调业绩之后,估值甚至会大幅下降。而今年8月份以来医药估值创新高之后,出现一定的调整则与机构的配置有关,目前经过1个半月的调整医药配置已有所下降。
“估值其实不仅仅和行业政策有关,和市场的资金热度等多方面也有关系,可能对一些比较成熟竞争激烈的器械公司估值会有一定的影响,整体上来说还是长期向好的,中国的市场比较大,还有非常大的空间。”林存说。
对于未来的投资机会,有业内人士指出,除了集采产品涉及到的头部企业是个投资机会外,对于未涉及到的研发能力强、核心产品国产替代水平较低、产品线丰富的企业依然是投资机会,国产替代率低的产品在市场渗透率逐渐提升的过程中,率先实现国产替代的企业具备很大的投资价值,在这个过程中,它会享受到更大的市场增长红利而且短时间内不受到集采影响,而产品线丰富的企业受到政策短期冲击也比较小,市场过度反应的机会比较大,会给出参与的机会。
对于行业的投资逻辑,林存表示股票交流平台,不会发生变化,“集采只是让竞争激烈的产品市场费用合理化,让更多的创新产品能纳入医保,让更多的患者能享受医保,推动行业创新。”